巴州祺康心身康复医院
当前位置:
BaZhou QiKang Psychosomatic Rehabilitation Hospital

健康知识
比内卷更可怕的事情是,中国孩子对什么都“无所谓”
来源: | 作者:仁心.仁术 | 发布时间: 2021-06-09 | 203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比内卷更可怕的事情是,中国孩子对什么都“无所谓”


都说00后、10后越来越“佛”,对什么都无所谓,不少家长深有感触:

有的孩子,各门功课都不错,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,可是如果问他高年级选课方向,以及大学想学什么专业、未来想做什么职业,得到的答案通常是:“随便选、无所谓、都可以。

这种“一切都无所谓”的态度,着实让家长犯愁,如果孩子自己都没有方向,家长还怎么提供支持呢?

近几年,“生涯规划”大热,“生涯规划不是科学算命,也不是职业规划,它的核心是:

1️⃣让孩子看到无限的可能性,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;

2️⃣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、判断、理性分析的能力,从而有能力对自己的前途负责。” 

下面我们就以第一人称展开此文:

1相信兴趣比能力重要

兴趣和能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因为你能做好你会有好感,有了好感就做得更好,它才能够不断的往上循环上升。

兴趣比能力重要,还是能力比兴趣重要?是没有定论的,因为个体不一样,在每个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也一定不一样。

2过度相信人职匹配

“人职匹配”就是认为人和环境、职位要匹配。家长如果冷静下来去观察的话,会看到很多人能在一些综合性的职业,或者创造性的职业里面找到很好的出路,而这些人恰恰是具备自己独有的特色。

因此,比培养一个多面手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特长、他的倾向性,然后你给到他资源,支持他,走他自己的一条路,这个在现在的时代比以前更重要

3“先做个心理测评了解自己”其实是学术滥用?

现在一提到生涯规划,就有人会说:认识自我,认识环境,然后选择与决策。

这三者之间本来并没有绝对的先后次序关系,在学术领域没有循序概念。第一步并不是让孩子认识自己,而是家长要认识自己的孩子。

认识了孩子的特质后,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探索、拓展,要他去感受。感受自己做哪些事情容易获得效能感。下一步才是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探索结果来认识自我。

孩子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,是很难正确地认识自我的。

中国孩子最缺什么?

1缺少“真探索”的机会

许多家长会说,我们从小上早教、幼儿园开始就学习才艺、小学中学一直坚持多阅读,同时还增加了编程等Steam课程,这些都不是探索吗?

你加强的这些全部都是技能性的,真正的能力系统指标(比如交流、合作、组织、计划等)一个都涉及不到。其实所谓探索,就是家长要不断地在某些场景中发现孩子自己的特质,根据他的特质再去尝试一些其他场景。


探索的目的是让孩子看到可能性

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首先,不要太早地、过多地打压他的可能,不要动不动就说:你做这个有什么出息,做那个不怎么样,要知道,今天这些你看不上的可能性,未来说不定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出路。

你希望孩子在音乐方面探索,就要给他创造很多可能性:让他去听音乐会、交响乐、音乐剧等等,让他自己去看对哪个方面比较有兴趣。然后才是在符合自己特质的、相对擅长的方向上坚持。

2缺少自主选择、理性判断、取舍的能力

孩子没有经历过探索,说不出来,这是很正常的。而没有经过逻辑训练,不知道如何理性判断、取舍,也非常正常。

很多家长情绪化,对孩子说话时,有时一棒子打死,有时又讨好得不得了,这些都是与理性分析相反的事情。孩子很多事情会模仿家长、从家长身上学习,那么能够学来的自然也是情绪化的。 

因此,我们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核心任务就是:真正培养孩子自主选择、判断、理性分析的能力。

管理自己的想法,管理自己的情绪,管理自己的行为,这才是一生可用的能力。而不是说选学校,就投机取巧,看哪个学校、专业最好申请,就选哪个。

那么在这方面,家长怎样才能帮到孩子呢?

绝对不是天天对他说“你要自己有想法,你要怎么怎么样”。其实,只要家长自己做一个正常的,会理性分析、综合很多因素考虑的,有逻辑的人,你的孩子也会这样。

不同年龄的孩子家长怎样帮ta探索自我?

1幼儿园阶段

尽量帮助孩子拓展视野,多接触外面的世界。在这个过程中多观察孩子,认识孩子的特质:比如他平时喜欢动,还是静,喜欢跳舞,还是喜欢画画,类似这些,你是能感觉到的。

2小学阶段

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,孩子开始对某些领域的知识性的东西更加关注了。家长这时就应该在他喜欢的领域、擅长的领域,不断地补充他的知识,让他去体验。

3到了初高中

家长如果想影响孩子,就要利用好高中阶段,抓住15到18岁这个节点。

这时你要开始把孩子当成年人,跟孩子分享你的想法。哪怕你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,很多事都不懂,也可以跟孩子讨论:“爸爸觉得做体力劳动很辛苦,因为爸爸每天都干很多繁重的劳动,到了节假日也不能休息……”这些想法是可以分享给孩子的。

初高中是孩子的边缘脑发展非常强烈的时间,就是他的情绪化会比较重的青春期。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情绪化就紧张,其实不用紧张,用好了这个情绪化,就是你给孩子洗脑的最佳时间。

他情绪化、对自己很纠结,你就给他看能够让他觉得很向往的东西,比如说他感兴趣的某个领域的人物传记、纪录片,带孩子去见一些某个领域比较有成就的朋友,和孩子聊聊自己工作上遇到的人或事,从侧面输入一些有利的影响,影响他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,并逐步确立自己的梦想。